高居不下的獲客成本、日漸消失殆盡的流量紅利、逐漸見頂的廣告天花板….互聯網行業的增長焦慮已經擺上明面,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曲線和流量洼地,已經成為各大巨頭們的重要命題。
據今日(2021年1月21日)極光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新資訊行業年度盤點報告》顯示,以百度APP為代表的傳統的資訊類平臺也在尋找新的發展拐點,不再固守過往的存量市場,并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新資訊行業發展到現今的階段,許多頭部的資訊平臺除了廣告的收入之外,還在不斷探索其他的流量變現新途徑,尤其是像百度APP、今日頭條等內容為主導的生態平臺,擁有足夠的實力來拓寬知識與信息的變現渠道,實現優質內容的效用最大化。”極光研究院的報告中,這樣寫道。
從報告中可以發現,巨頭們在搶奪下一個時代的增長門票時,單一的增長方式正在不斷被摒棄,生態協同能力被提到更加關鍵的位置。
對于百度而言,在移動生態服務化戰略依托下,發力電商可以說,百度為流量變現尋找到了一條新途徑。
從百度2020年公布的具體營收構成來看,百度廣告收入比重正在下降,其他收入比重正在上升。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也表示:“隨著許多垂直領域廣告業務迎來轉機,百度營收也實現正向增長。過去幾年里,百度構建了繁榮、強大的移動生態,為發展非在線廣告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伴隨新移動生態中短視頻、直播的建設,百度電商重點放在了直播電商上,作出了“由資訊到帶貨”的商業布局戰略。
2020年4月,百度直播電商上線當天單場GMV一度破千萬、整體成交額環比增長571%。2020年10月14日,百度APP上線日,百度發布首個雙十一成績單,其雙十一黃金類直播單場流水平均突破千萬,單場GMV最高達到1200萬元,創下帶貨單場新紀錄。除此之外,百度也完成了對蓋得排行的投資,進一步打通從搜索、信息到商品的閉環。之后在雙十一期間,百度通過對App購物頻道的頁面設置調整,再次強調了自身電商直播和個性化推薦的兩大業務,再次擴大了前端引流端口;2021年1月,百度與鯨雕稀選供應鏈優選平臺達成深度合作,借此進一步完善了自身電商產業生態。
在當前如火如荼開展的年貨節,百度的搜索電商場景也得以最大化展現,用戶在百度APP搜索年貨,就能進入相關專區,以及年貨禮品全攻略等。
事實上,拼多多之后,電商已經許久未有新故事。隨著中國消費行業以及移動電商生態的發展,在用戶購買商品過程中,價格對于用戶購買商品的決策權重正在降低,人們不但追求商品的高性價比,也開始關注商品的品牌、獨特性、渠道可信程度等因素。在這個行業大趨勢中,用戶的網購渠道不再局限于電商平臺,能夠對用戶消費產生影響的優質內容,能夠通過算法實現精準人貨匹配,這二者共同給電商行業帶來了新的驅動力。
以百度為例,大眾較為熟知的是,“搜索+推薦”的雙引擎模式是百度流量變現、創造營收的重要利器。但近兩年宏觀經濟形勢導致廣告業整體下滑,另外百度在移動端面臨著頭條、抖音等新崛起的APP的激烈的競爭。
能夠看到,不管是尋求新的流量增長點也好,守住存量市場也好,為了滿足用戶多元化的移動服務需求,現如今的資訊平臺都不再局限于信息與資訊內容的分發,而是構建以資訊和信息為核心,并向休閑娛樂、健康、生活服務等多元場景拓展的一站式平臺。
據《2020年新資訊行業年度盤點報告》顯示,資訊搜索入口+內容生態+電商所形成的商業閉環,正在成為內容創作者以及平臺的變現出口。”
2019年接手移動生態事業群組之后,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在內部提出了“一攻一守”戰略:“攻”是指百度搜索啟動垂類賽道發力,并被定義為“全新業務”;“守”是指2019年確立的以百家號、智能小程序、托管頁為支柱,形成更全面、多元化的生態布局。其中在 “攻”方面,百度則重點瞄準了服務化戰略下的直播、電商等新業務。
無論是此前投資凱叔講故事,還是投資蓋得排行,百度一直在致力于完善內容生態,以2020年下半年百度投資蓋得為例,這正是百度電商以內容為根基的直接體現,它是一個商品排行榜單,也是內容平臺,直接影響用戶的購買決策,建立起了從搜索到指導信息再到提供服務的電商閉環。
從邏輯上看,這些通過優質內容和算法再到下單購買實現的商業閉環,對于過去以連接信息、連接內容、洞悉用戶見長的百度,能夠輕易實現。
而小程序的出現,能夠實現百度搜索和信息流的深度結合。背靠搜索引擎這一龐大的信息入口,百度坐擁著超過10億用戶規模的巨大的流量庫,也掌握著“千人千面”的購物需求。在過去的兩年,百度正在建立起從搜索、內容到商品的閉環,滿足用戶對資訊+消費的一站式需求。
打破信息孤島,讓信息與服務自由流動、連接暢通,無論對于百度還是其他任何互聯網巨頭而言,都勢在必行。從《報告中》可以發現,當下的互聯網巨頭均在努力搭建流量、內容、電商一體化的生態模式,這也或將成為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主流形態,而誰能夠建立足夠深的護城河,誰就能在新一輪的用戶、流量、注意力爭奪戰中取得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