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邯鄲市“”上,《政府工作報告》就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制定了路線圖,為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注入科技創新的動能。
全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任務,以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推動科技創新與全市“532”產業深度融合,圍繞培育創新主體、提升創新能力、優化創新生態等方面,全面提升科技創新綜合水平。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圍繞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我市將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是建設邯鄲大數據中心,與華為公司合作,針對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物健康等重點產業,實施大數據應用示范工程,推動大數據在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應用。二是建設邯鄲云計算中心,與曙光云計算集團、東軟集團合作建設邯鄲云計算中心,以曙光信創產品為核心,將云中心打造成全新的城市數字經濟支撐平臺。三是建設邯鄲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與阿里云公司合作在叢臺區打造綜合性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方面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將信息流、物流、資金流融合互動,賦能傳統企業創新升級。四是引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我市布局,引進中關村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孵化中心建設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孵化平臺,引進清華啟迪建設啟迪清潔能源科技創新平臺等。五是謀劃邯鄲超級計算中心,由我市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單位,以擁有先進計算技術的超算中心為目標,打造超過千萬億次的綠色環保超級計算中心。
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突出人才核心支撐,出臺更加優惠的人才引進激勵政策。為了解決企業在人才上的缺口,我市積極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培養和引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高端技術人才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圍繞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引進國內外電子信息、軟件、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行業龍頭企業、數字經濟高端創新人才或一流創新團隊來邯鄲實施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同時,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方向,支持高等院校加強數字經濟新興學科建設,加強數字經濟領域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謀劃建設人才培育(實訓)基地。
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在氫能等優勢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我市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集聚企業科技創新資源,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發,在天然提取物、鐵基新材料、陶瓷新材料、高強度工程塑料、特種管材、氫能、特種氣體、辦公耗材等領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
突出區域協同創新,形成“京津研發、邯鄲轉化”新模式,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我市融入京津冀技術市場一體化布局,支持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北科院邯鄲分院、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邯鄲分中心建設。充分利用國內外科技資源,重點面向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發達國家,促進產學研對接交流。建設邯鄲市技術交易中心,打造線上線下、展示交易與成果轉化產業化相結合的全鏈條國際化平臺。培育與引進一批高水平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搭建科技成果與科技企業的精準對接平臺。支持冀南產教融合創新發展聯盟建設,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跨越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力爭研究與實驗經費支出年均增長10%。通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抓好科技創新戰略規劃的統籌制定和落地實施,健全普惠的創新政策體系,完善監督績效評價機制,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完善科技計劃體系,整合財政科研投入,通過風險補償、投融資等方式放大財政資金的投入效應,支持企業擴大研發投入,提高全社會研發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